把掉進手機里的留守兒童“撈上來” CPE中國幼教展
剛開學不久,青少年沉迷智能手機的話題再度引發關注。武漢大學中國鄉村治理研究中心課題組的一項調研發現,有九成農村留守兒童長期使用專屬手機或者長輩的手機玩耍,看短視頻和玩游戲已成為留守兒童主要的上網娛樂方式。
沉迷手機低齡化,“仿佛掉進手機里去了”。這種情況出現在留守兒童群體中并不奇怪。互聯網的覆蓋、智能手機的普及,在一定程度上抹平了城鄉生活方式的差距。尤其是移動互聯網對農村的滲透前所未有,大大縮短了城鄉居民網絡使用習慣養成的時間差。在這種背景下,留守兒童很難不觸網,也很難不接觸手機、不玩網絡游戲、不刷短視頻。留守兒童的特殊之處又在于,他們面臨隔代照養、農村生活單調、情感缺失的狀況。手機管理一直是困擾年輕家長們的一大難題,更何況是農村的老人。老人們既沒有意識到沉迷手機的危害,更缺乏引導孩子科學合理使用手機的能力。很多時候,是把手機當作了“電子保姆”。這就導致留守兒童沉迷手機的問題越發突出。
沉迷手機對留守兒童的危害是全方位的。不僅是青少年視力下降、體質下降,還有學業的荒廢、價值觀的迷惘。對于留守兒童而言,拼搏奮斗才是他們改變命運的不二法門。大好時光卻沉迷手機,甚至由此成為“新問題少年”,不管是對個人、家庭還是社會而言,其負面影響都是深遠的,不容小覷。
把掉進手機里的留守兒童“撈上來”,要求網絡平臺把“防沉迷模式”的防線筑得更牢。目前,主要短視頻平臺都推出了“青少年模式”,網絡游戲平臺也上線了“青少年防沉迷系統”,嚴格限制未成年人游戲時間,甚至通過人臉識別來防止青少年網絡沉迷。可以說,防沉迷監管制度在不斷完善。
但問題在于,現實中,青少年仍然能夠通過冒用家長手機、賬號甚至租用賬號等手段避開各類技術限制。雖然,頭部短視頻平臺、游戲平臺推出了更嚴格的防沉迷舉措,但一些小的游戲平臺卻在防沉迷上疏于管理,使得對青少年的網絡保護存在漏洞。短視頻行業同樣如此。單體式短視頻和嵌入式短視頻兩類平臺的未成年人保護標準存在差異、效果也不盡相同。在其他網絡平臺中,也嵌入了短視頻功能,青少年更容易接觸短視頻,并受其影響,這進一步增加了沉迷程度。對此,不僅要進一步強化防沉迷的技術防線,比如,升級人臉識別系統,防止用父母身份信息解除防沉迷,打擊賬號租賣等嚴重破壞游戲實名制和未成年人保護機制的黑灰產業。同時,要求監管部門進行更周密的制度設計,強化對所有游戲、短視頻平臺的監管。無論平臺大小、類型,都應該執行同樣嚴格的未成年人保護標準,從而堵住漏洞。
學校和家庭,同樣是防止留守兒童手機沉迷的重要主體。生活單調、情感缺失,是留守兒童沉迷手機的內在原因。這要求學校夯實育人主陣地作用,為學生提供充實而豐富的課內外生活,讓他們在學習中找到意義感、成就感,樹立正確的三觀,明確奮斗方向和動力,以此抵御網絡的不良誘惑。家庭方面的責任同樣不能忽視。留守兒童之所以成為留守兒童,正是因為父母不在身邊,如果父母在身邊,就不是留守兒童了。這就似乎成了一個悖論。為了改善經濟條件外出務工而讓孩子留守在家的無奈,可以理解,但是不在孩子身邊并不意味著不能或者不必履行監管責任,并不意味著就只能任其自流。對孩子的生活、學業、思想給予更多的關愛,讓孩子在現實生活中感受到更多的家庭溫暖,彌補他們情感的缺失,尋找到生活的目標,同樣重要。
關愛留守兒童是一個綜合性系統工程,把掉進手機里的留守兒童“撈上來”需要政府主導下各個部門的共同努力,需要全社會力量的共同參與。面對留守兒童沉迷手機的問題越發突出的現實,要求相關部門、社會力量加強對這一現實問題的關注和研究,推出更多有效的舉措,共同呵護留守兒童的健康成長。
(作者系本報記者)
關于CPE中國幼教展
CPE中國幼教展是國家級行業協會中國玩具和嬰童用品協會主辦的國際化、品牌化、專業化托幼教商貿平臺,集“論壇研討+精準對接+趨勢引領+跨界融合”四位一體,是引領托幼教產品趨勢、傳播先進理念,推動托幼教全產業鏈健康發展的國際托幼教行業交流平臺。展會現場還將舉辦中國學前教育發展大會,邀請百位專家學者分享先進的學前教育理念與科學方法,探索新模式、尋求新突破。
關于中國玩具和嬰童用品協會
協會成立于1986年,是中國唯一的全國性玩具和嬰童用品行業社團組織,是中國政府指定的中國玩具和嬰童用品行業在國際玩具工業理事會(ICTI)的唯一合法代表,是ICTI Care Foundation監事會成員,同時,也是政府、企業、媒體和消費者認可的中國玩具和嬰童用品行業的代言人。
中國玩具和嬰童用品協會會員包括在中國境內從事玩具、嬰童用品、模型和游戲的生產、銷售、設計、檢驗、教育等相關業務的跨地區和跨部門的各類企業。
文章來源:中國教育報,由CPE中國幼教展組委會整理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