廈門教育十四五“劇透” 增32萬個學位 普高錄取率提至65% | CPE中國幼教展
臺海網11月22日訊 據廈門日報報道 到2025年,教育現代化水平進一步提升,形成理念先進、結構合理、體系完善、保障有力、具有廈門特色的高質量教育體系,率先建成學習型社會,成為全國教育強市和人力資源強市的樣板城市,教育發展主要指標達到國際先進水平、全國前列。
未來五年,廈門教育要做什么,變成什么樣?近日,廈門市政府印發《廈門市“十四五”教育事業發展專項規劃(2021-2025年)》(簡稱《規劃》),“劇透”了2021到2025年廈門教育模樣。
廈門市教育局局長郭獻文說,“十四五”是實現2035年廈門教育現代化奠定基礎的關鍵時期,《規劃》圍繞加快推進教育現代化這一主線,瞄準廈門教育發展的戰略性問題、緊迫性問題和人民群眾關心的問題,促改革、補短板、提質量、推均衡、凝特色,為的是更好發揮教育服務廈門經濟社會發展作用,為推動廈門全方位高質量發展超越、更高水平建設高素質高顏值現代化國際化城市謀篇布局。
《規劃》明確了教育事業發展和人力資源開發指標,譬如說,“十四五”期間要增加32萬個學位,比“十三五”增加15萬個;滿足人民群眾對普高需求,2025年預計普高錄取率將從現在的58%提至65%等。
《規劃》也提出2025年廈門教育要達到的目標:要成為全國教育強市和人力資源強市的樣板城市,教育發展主要指標達到國際先進水平、全國前列。
郭獻文說,所有這些,都是為了一個目的:建設高質量教育發展體系,辦好人民滿意的教育。
今天,我們通過《規劃》摘要,為您解讀廈門教育今后五年的發展密碼。
廈門教育
2021-2025九大看點
看點1 推進基礎教育公平優質發展
關鍵詞
學前教育普及普惠優質發展
新建、改擴建一批公辦幼兒園。到2025年,規劃建設6萬個左右幼兒園學位,幼兒在公辦幼兒園就讀的比例在55%以上。
鼓勵支持街道、村集體、有實力的國有企事業單位,特別是普通高等學校舉辦公辦園,引導社會力量更多舉辦普惠性幼兒園。
關鍵詞
義務教育優質均衡發展
實施消除大班額專項規劃,到2025年,規劃建設20萬個左右義務教育學位。
主動融入市委“島內大提升、島外大發展”決策部署,統籌推進市域義務教育高質量一體化發展,積極實施名校跨島發展,加快實施農村義務教育提升行動計劃。
全面提升義務教育質量。實施教育教學行為規范行動計劃,減輕學生過重學業負擔。
探索推廣九年一貫制學校“五四制”改革試驗。
全面推行課后延時服務。
關鍵詞
普通高中優質多樣化特色發展
到2025年,新建成16所以上普通高中學校,省級高中課改基地校達到10所以上,省級示范性高中5所以上,實現每區3所以上優質高中,省一級達標高中就學人數占普通高中就學人數的80%以上。
深化普職融通,加強普通高中與職業院校、高校、科研院所、境外優質高中、高新企業、社會機構等合作,打造一批在人文、科技、體育、藝術、綜合等領域特色發展的普通高中。
深化普通高中育人方式改革。實施創新素養培育實驗項目。
關鍵詞
特殊教育優質全納發展
落實殘疾兒童評估鑒定、醫教結合干預、入學安置、教育教學、康復訓練等工作機制。
探索超常兒童特殊教育途徑。
加強普通學校特殊教育資源教室和無障礙設施建設,到2025年,全市隨班就讀兒童達到5人以上的普通學校全部建設資源教室、配備專職教師。
看點2
全面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
德育
深入實施思政工作質量提升工程,統籌黨政領導干部、企事業單位管理專家、社科理論界專家、各行業先進模范等上思政課。
開發紅色文化、鼓浪嶼世遺文化、海洋文化、嘉庚文化等一批校內外實踐精品課程。
打造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文明校園、垃圾分類、志愿服務等特色品牌。
智育
建設一批數理化生等學科基地,加強基礎學科拔尖學生培養。
職業教育強化學生文化基礎提高、專業技術技能培育和工匠精神養成。
高等教育強化學科交叉和個性化培養,增強學生創新精神、創造思維、創新能力。
勞動
將勞動素養納入學生綜合素質評價體系。
家校協同育人
加強學校周邊環境治理。
發揮學校在學生成長中的主體和主導作用,全面提升學校育人水平。
實施家庭教育提升工程。
身心健康
保障學生每天校內、校外各1個小時體育活動時間,讓每位學生掌握2項以上運動技能。降低兒童青少年新發近視率。
健全24小時學生心理熱線服務機制。
看點3
推動職業教育高質量發展
關鍵詞職業教育資源
深入實施全國職業教育創新發展高地建設試點,努力建設富有閩臺特色的現代職業教育高質量發展示范區。
推動在集美區、海滄區、同安區、翔安區新建或擴建5所中等職業學校。
將一批優質中等職業學校建設成為集中職教育、五年制高職教育、技術推廣、勞動力轉移培訓和社會生活教育為一體的職業學校。
籌建海洋職業大學。
推動符合條件的技師學院按程序納入高等學校序列。
鼓勵社會力量參與舉辦職業教育。
關鍵詞現代職業教育體系
采用聯合培養或分段培養方式,實現中職與高職專科、高職專科與本科貫通培養。
全面落實職業院校教師企業實踐制度。推進校企人員互兼互聘,到2025年職業院校新補充專業教師具有企業工作經歷的比例達到60%以上。
關鍵詞產教融合、校企合作
探索職業院校混合所有制改革,建設一批產業學院。
在軟件信息、航空、海洋、健康、旅游、高端智能制造等產業領域,重點打造一批產教融合園區。
建設一批具有區域行業特色,集實踐教學、社會培訓、技術服務為一體的產教融合實訓基地。
關鍵詞人才培養模式改革
堅持工學結合、知行合一,深入推行現代學徒制等人才培養模式。
開發“廈門職教云平臺”,促進信息技術與課堂教學深度融合。
關鍵詞技能培訓水平
職業院校開展職工繼續教育人次絕對數不低于全日制在校生數的2倍。
鼓勵兩岸職業院校、職業教育機構、行業協會合作開展職業技能培訓。在“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建設海外職業教育培養培訓基地,服務“一帶一路”建設。
看點4 深化高等教育內涵式發展
關鍵詞一流大學和一流學科
支持廈門大學建設世界一流大學,支持華僑大學、集美大學等一流高校和一流學科建設。
推動廈門理工學院更名為“廈門理工大學”。
推進廈門醫學院建成區域一流的高水平應用型醫學本科高校。
力爭引進10所境內外一流高校到廈門聯合或獨立開辦與廈門產業高度相關的應用型學科院所。
關鍵詞高水平人才培養體系
推動廈門大學等研究型大學培養科技創新前沿的領軍人才,構筑各類創新型高水平人才聚集地。
建設高水平本科教育,以新工科、新醫科、新農科、新文科建設帶動本科教育創新發展。
關鍵詞創新驅動發展能力
推動在廈高校一流科研創新體系和科研成果轉化園區建設。重點支持高校建設一批國家級高水平科研創新載體,提升高校原始創新能力和集成創新能力。
支持在廈高校哲學社會科學學科繁榮發展,建成一批在國內領先的學術高地、創新平臺和智庫。
看點5
全面推進教育治理現代化進程
關鍵詞現代教育治理體系
進一步擴大和落實學校辦學自主權。
關鍵詞教育評價改革
深化高中階段學校考試招生制度改革,建立運用人工智能技術的學生表現性測評平臺,建立基于初中學業水平考試成績和參考綜合素質評價的高中階段學校考試招生錄取模式。
強化物理實驗、化學實驗、生物實驗、英語口語考查。
關鍵詞強化政府教育督導職能
探索建立通過政府購買服務方式、委托第三方機構和社會組織開展教育評估監測的工作機制。
看點6 完善終身教育服務體系
關鍵詞終身教育體系
推動廈門開放大學建設,增強在線學習平臺功能,支持職業院校開展以在職學習為主的非學歷繼續教育,實施農民工、外來務工人員“求學圓夢行動”計劃和素質提升工程。
關鍵詞終身教育資源供給
完善市、區、鎮(街道)、村(居)四級終身教育服務體系。
支持辦好市、區老年大學,擴建廈門老年大學。建設1-3所開放共享的高校老年大學。
發展老年遠程教育,依托廈門開放大學建設廈門市老年開放(互聯網)大學。
支持廈門社區書院、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職工學堂等特色品牌建設,爭創一批國家級、省級社區教育特色品牌。
關鍵詞學習型社會建設制度保障
積極創建學習型鎮街、學習型企事業單位、學習型社區、學習型家庭等各類學習型組織。
基于大數據建立全民學習需求和能力監測體系,不斷提高勞動年齡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
看點7 推動智能時代的教育創新
關鍵詞教育新基建創新引領
到2025年建成100所智慧校園達標校。
智慧校園指的是以物聯網、人工智能、大數據為基礎的智慧化的校園工作、學習和生活一體化環境,它將教學、科研、管理和校園生活充分融合。
關鍵詞信息技術與教育教學融合創新
在中小學校推廣人工智能教育,開展創客教育、STEAM教育實踐。
關鍵詞智能時代教育服務水平
建設云網端一體化的智慧便民服務體系,為群眾提供網上辦事、在線學習、終身教育等數字化服務,實現數字資源、優秀師資、教育數據、信息紅利的有效共享。
看點8 加強新時代教師隊伍建設
關鍵詞師德師風建設
持續開展以“師德建設、崗位練兵、校長教師進社區進家庭”為主要內容的“三項主題活動”。
把師德師風表現作為教師資格的定期注冊、業績考核、職稱評聘、優先獎勵的首要要求。
嚴格教職員工入職查詢制度。
關鍵詞教師管理綜合改革
建立健全跨層次、跨行業、跨部門、跨區域的機構編制調整機制,優先保障教師編制和學校機構數。
適當提高高中師生比,滿足高中新課程改革和新高考改革需要。嚴格按照師生比不低于1∶350的比例核定專職思政課教師崗位。
全面推進中小學教師“縣管校聘”改革,機構編制部門按編制標準適時核定中小學教職工編制總額,人社部門按專業技術崗位結構比例核定中小學崗位總量,教育行政部門在核定的教職工編制總額和崗位總量內,統籌分配各校教職工編制和崗位。
深入推進區域義務教育學校教師校長交流輪崗,推動城鎮優秀教師校長向鄉村學校、薄弱學校流動。
適當提高中、高級崗位結構比例。職稱評聘向鄉村教師傾斜。積極推進教師職稱評審權委托或下放至條件成熟的區、校,由學校自主評審、自主評價、按崗聘任。
關鍵詞教師隊伍專業素質
實施“鄉村教師素質提升工程”和“鄉村學校一校一骨干”,培育一批農村優秀青年教師。
開展教育部人工智能助推教師隊伍建設試點,建設廈門市中小學教師研修管理平臺,構建新型教科研訓體系。
持續深化名師工程建設,構建“新教師-骨干教師-學科帶頭人-專家型教師-卓越教師”金字塔式的教師發展平臺。
建設100個中小學名師工作室,帶領青年教師共同成長,研修人員向鄉村學校、薄弱學校教師傾斜。
關鍵詞教師地位和待遇
健全中小學教師與公務員工資長效聯動機制,統籌考慮我市公務員實際收入水平,確保中小學教師平均工資收入水平不低于我市公務員平均工資收入水平。
績效工資分配向班主任傾斜,向教學一線和教育教學效果突出的教師傾斜,有效體現教師工作量和工作績效。
切實減輕中小學教師負擔。
加大教師表揚、表彰力度。
看點9 提高教育開放水平
關鍵詞高水平對外開放
大力引進世界一流教育資源來廈合作辦學。支持有條件的學校開展境外辦學,提升廈門教育的國際影響力。
積極推進與共建“一帶一路”國家和地區、金磚國家的教育交流合作。
發揮陳嘉庚獎學金作用,吸引更多沿線國家和地區學生來廈留學。充分利用外國人144小時過境免簽政策,吸引更多的海外師生來廈短期交流。
關鍵詞教育國際化高質量發展
穩妥推進教育國際化試點工作,培養學生國際理解能力和跨文化交流能力。
鼓勵和支持更多學校與境內外優質學校建立“姊妹校”關系,推動互派師生交流。每年選派一定數量學生、教師、校長出國(境)交流、學習和研修,并力爭逐年增加批次和人數。
關鍵詞廈臺教育融合發展
遴選建設一批廈臺職業教育合作示范校。
繼續辦好海峽兩岸百名中小學校長論壇等兩岸教育交流品牌活動,加強廈門(集美)閩臺研學基地建設。
深化廈金教育融合,推動廈門與金門學校的全面對接,形成特色明顯、深度融合的廈金教育協作區域。
推動教育惠臺政策落地,落實臺灣中小學生獎助學金制度,做好臺生在廈就讀服務工作。
支持以特聘、購買服務、短期雙向交流等方式,聘請臺灣優秀教師在廈門的幼兒園和普通高中從事音樂、體育、美術學科教學工作。
積極引進更多優秀臺灣職業院校教師來廈工作。
深化廈臺教師融合。支持市屬高校招收臺灣學生,鼓勵優秀臺灣學生畢業后留廈實習、就業、創業。
十四五期間二十個重點項目
一、學校建設項目
到2025年,規劃建設32萬個左右中小學幼兒園學位數,同時新建(改擴建)15所左右現代化、國際化、高水平的民辦學校,新增各級各類民辦學位1.5萬個左右。
二、基礎教育
新課程實驗區項目
與中國教育學會強化合作,在廈門市設立新課程改革實驗區,開展基礎教育新課程實驗。
三、農村義務教育
質量提升項目
到2022年,所有農村學校通過“義務教育管理標準化”市級驗收。
鄉村小規模學校全部通過市級評估。
到2025年,島外各區全部通過“福建省教育強區”評估,200人以上的農村完小全部調整為隸屬于區教育局直接管理,完成20所農村智慧校園建設,培育20所農村特色學校,島外至少兩個區主要指標達到“全國義務教育優質均衡發展縣”標準。
四、示范高中培育建設項目
到2022年,培育7所省級示范高中建設校,實現各區3所以上優質高中。
到2025年,建設一批在人文、科技、體育、藝術等多個領域特色發展的普通高中。
省一級達標高中就學人數占普通高中就學人數的80%以上。
省級高中課改基地校達到10所以上,省級示范性高中達5所以上。“省級示范性高中”俗稱新“省一級達標高中”。
五、職業教育創新發展高地建設項目
作為被教育部確定為“全國職業教育創新發展高地建設試點城市”的五所城市之一,全力建設具有閩臺特色的現代職業教育高質量發展典范,提供“廈門職教”范式。
六、職業教育產教融合項目
圍繞廈門市千億產業鏈群,建設30個左右高水平特色專業(群)。
圍繞廈門重點發展產業和工業園區空間布局,在軟件信息、互聯網、航空、藍色經濟、健康、旅游、高端智能制造等產業領域,重點建設一批產教融合園區。
每年遴選認定10個左右產教融合型企業。
七、一流高校引進項目
到2025年,引進10所境內外一流高校到廈門聯合或獨立開辦與廈門產業發展高度相關的應用型學科、院所。
探索創辦1所中外合作辦學機構或引進1所國內一流高校到廈門設立校區。
八、大中小幼一體化德育體系建設項目
到2025年,大中小幼一體化德育體系進一步健全。
九、大中小幼勞動教育改革項目
到2025年,建設100所市級勞動教育特色校、200個市級勞動教育實踐特色項目和200個勞動教育實踐基地。
十、心理健康教育質量提升項目
學校心理健康教育教學質量和心理健康輔導服務水平居全國前列。
十一、學生體質健康水平提升項目
堅持提高和普及相結合,讓每位學生掌握2項以上運動技能。
十二、名師培育項目
到2025年,建成100個市級名師工作室,培養市級骨干教師2000名,市學科帶頭人300名,市專家型教師200名,卓越教師30名。
十三、校長專業化建設項目
到2025年,培養40名市級名校長,成立20個市級名校長工作室。
十四、教育信息化提升項目
到2025年,建成100所以上中小學智慧校園,目前是40所,智慧校園占比達40%。
十五、廈臺教育交流融合項目
到2022年,建立經常性的交流往來與合作關系的海峽兩岸中小學(含職校)達到50對;平均每年有300名臺灣師生來廈開展各種交流,每年提供50個崗位吸引臺灣教師來廈任教,平均每年增加50名在廈各級各類學校就讀的臺灣學生。
十六、基礎教育質量監測評價改革項目
到2025年,建立并實施現代化的各類教育質量監測評估制度、教育質量評價標準和學業質量評價標準。
十七、企事業單位自辦幼兒園改革項目
到2022年2-3家有實力的企事業單位開展自辦幼兒園試點。
十八、學生午餐午托全面實施項目
學校進一步為有需求的學生提供午餐午休服務,滿足學生在校內用餐午休的需要。
十九、預算績效管理改革項目
建成“預算申報有目標、預算執行有監控、預算完成有評價、評價結果有運用”的全面預算績效管理體系。
二十、資產管理提升項目
完善學校(單位)資產管理制度體系,出臺資產管理制度,探索預算與資產管理的聯動審核。
關于CPE中國幼教展
作為國際化托幼教行業商貿優質平臺,CPE中國幼教展定位“專業化、品牌化、國際化”,集“新品展示+精準對接+論壇研討+場景體驗”四位于一體,是幼教領域全產業鏈產品展示對接和前沿理論碰撞的最佳平臺。
關于中國玩具和嬰童用品協會
協會成立于1986年,是中國唯一的全國性玩具和嬰童用品行業社團組織,是中國政府指定的中國玩具和嬰童用品行業在國際玩具工業理事會(ICTI)的唯一合法代表,是ICTI Care Foundation監事會成員,同時,也是政府、企業、媒體和消費者認可的中國玩具和嬰童用品行業的代言人。
中國玩具和嬰童用品協會會員包括在中國境內從事玩具、嬰童用品、模型和游戲的生產、銷售、設計、檢驗、教育等相關業務的跨地區和跨部門的各類企業。
本文轉自【臺海網】,由CPE中國幼教展組委會整理編輯。 CPE中國幼教展2022年10月19-21日上海開幕,掃描二維碼關注我們。